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广东海洋大学科技特派员精心把脉南夏村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20-08-11   来源:威尼斯会员官方   点击量:

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8月3日,广东海洋大学组织召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暨农村科技特派员2020年暑期大下乡工作推进会”视频会议。会议由该校副校长谭北平主持,该校党委办、校长办、组织部、宣传部、深圳研究院、省实验室、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威尼斯会员官方等相关部门和学院领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长、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学校扶贫驻村干部、科技处全体成员等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在全省脱贫攻坚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部署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就推进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重要作用,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广东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役全面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早在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之际,广东海洋大学已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和科研优势,选派科技人员前往贫困村服务“三务”,助力脱贫攻坚战。

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曹俊明率队到南夏村指导产业发展

科技扶贫,助力攻坚

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南夏村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庄,是贫困户相对较多的村,现有贫困户58户165人。南夏村土地资源丰富,约有5000多亩土地。南夏村村民一直以种植甘蔗、水稻等作物为主,由于种植技术限制,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经济效益低下。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现代农村经济,便成了南夏村摘除“穷帽”的首要课题。2016年,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市农业经济管理干部学校、麻章区统计局等单位拉开帮扶南夏村开展脱贫攻坚战帷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广东海洋大学作为南夏村牵头帮扶单位高度重视南夏村产业发展问题,重点安排该校威尼斯会员官方郭荣发、陈进军、刘铀、马驿、朱宏波、陆建农等专家教授作为科技特派员,纷纷前往南夏村开展调研与考察,开展各类科技培训班,为村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科技护航”,为南夏村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显著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有效推动南夏村产业扶贫和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威尼斯会员官方党政领导率队到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实地考察

科技引领,产业兴旺

经过全面调研和考察,广东海洋大学等帮扶单位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人才资源与科研优势,以及南夏村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扶贫的要求,成功建立100多亩的产业扶贫基地,开展特色产业扶贫。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由威尼斯会员官方朱宏波副教授担任扶贫基地指导专家,采用“专家教授指导+专业人士管理+村委监督协调”模式进行生产管理,全面建设“水肥一体”自控灌溉系统和机械化生产管理,旨在改变南夏村农业生产现状,带动农民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计划主要种植番薯、花生、玉米等经济作物,可同时开展饲养走地鸡、白鸽等项目,预计年产值达约50万元。

广东海洋大学科技特派员朱宏波指导机械化生产管理

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生产的南夏番薯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完全符合绿色食品的品质要求。南夏番薯先后被湛江市扶贫办评为“扶贫明星产品”、被广东省扶贫办核定入围“广东省第一批扶贫产品”名录。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项目已成为是南夏村扶贫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2020年广东海洋大学进一步加大对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扶贫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产业带动,成效显著

消费扶贫和扶贫济困的理念深入帮扶单位教职员工,大爱思想得到广泛传播。2019年,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顺利完成第一期的番薯种植和销售工作,积累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依托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番薯销售工作,引导帮扶单位教职员工积极参与“以购代捐”等消费扶贫活动,扎实开展消费扶贫相关工作。2019年南夏番薯共销售8万多斤,销售额达14.8万元,统筹安排5.5万元分给贫困户。2020年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种植番薯开展春耕复产工作。南夏村春季种植的“西瓜红”、“济薯26”、“紫薯”、“哈密薯”、“心香薯”等优良番薯品种陆续上市,2020年消费扶贫工作如火如荼进行。

在输送绿色安全食品和传达爱心的同时,同步促进党建扶贫和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发挥扶贫基地更多的社会效益。依托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结合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邻近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情况,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逐步建设为“广东海洋大学产学研基地”、“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践基地”和“南夏村红色故事教育基地”。探索以产业扶贫基地为示范点,探索建立“基地+高校+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辐射带动南夏村5000多亩土地使用质量,促进贫困户和贫困村脱贫增收,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在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种植番薯的带动下,基地附近约1000亩土地已成功流转和连片开发,种植番薯的局面已初步形成,村集体土地流转收效收入提高到原来3倍多,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显著提高。南夏番薯产业带动效果显著。

南夏村产业扶贫基地多功能发展

专家护航,脱贫增收

广东海洋大学等帮扶单位在南夏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充分尊重贫困户帮扶意愿,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开展“一户一法”项目帮扶,扎实开展造血扶贫。养牛项目和养鸡项目是主要造血扶贫项目。脱贫攻坚以来,累计帮扶24户贫困户购买耕牛和鸡发展生产,促进脱贫致富。

2018年7月,南夏村贫困户卢林盛饲养的怀孕母牛(一个月将生小牛)突然生病,基层兽医站技术人员多日的治疗,母牛病情仍然没有回转。广东海洋大学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植秀成了解情况随即向该校汇报了情况,该校马上安排科技特派员刘铀教授到南夏村为贫困户卢林盛诊治病牛。经过三天的治疗,病牛恢复正常,一个月后生了一头小牛。此时母牛和小小牛价格可达12000元,大大提高了贫困户家庭收入。

广东海洋大学科技选派员刘铀为贫困户诊治病牛

贫困户卢林盛高兴地向扶贫干部表达感激之情

2019年12月,南夏村贫困户卢道权饲养的怀孕母牛不进食,请基层兽医站技术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治疗,母牛病情仍然没有回转。广东海洋大学安排科技特派员马驿教授到南夏村为贫困户卢道权诊治病牛。经过三天的治疗,卢道权的病牛恢复正常,三个月后生了一头小牛。

广东海洋大学科技选派员马驿为贫困户诊治病牛

贫困户卢道权安心地饲养不断壮大的扶贫牛群

贫困户病牛、病鸡、作物生长不好……如此例子,数不胜数。贫困户农业生产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广东海洋大学科技特派员,让科技特派员帮忙排忧解难,挽救损失。

经过几年精准扶贫,南夏村全村59户166人达到2019年脱贫标准,预脱贫率为100%。有劳力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3652.9元增长到2019年15381.72元,增长率达321.08%。

广东海洋大学科技选派员马驿指导南夏村民发展养鸡业

扶贫扶志,智力扶贫

广东海洋大学利用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每年安排熟悉当地语言(雷州话)的专家教授到南夏村开展科技培训和智力扶贫工作。2016年以来,分别开展《辣椒栽培技术》、《甘蔗高效生产理论与技术》、《转移就业技术培训》、《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和《作物高效施肥技术》等8场次技术技能培训班,累计600人次参加培训,有劳力贫困户全部参加培训。充分利用帮扶单位自筹资金鼓励和资助贫困户考取机动车驾驶证累计15人次,积极发动有劳力贫困户参加区、镇有关部门组织的技能技术培训班。有效提高了村民群众和贫困户科技务农能力的和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强贫困户就业或再就业的能力。

广东海洋大学郭荣发为南夏村开展科技培训

广东海洋大学发挥师生资源优势,积极安排教职工和大学生到南夏村开展社会实践,分别开展“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学雷锋活动、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关心贫困人口、爱心下乡、扶贫调研、乡村治理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植秀成利用大学生下乡机会,积极宣讲“三农”有关情况和扶贫政策,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关心“三农”和社会弱势群体,做好扶贫接力工作。

广东海洋大学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植秀成悉心指导大学社会实践

2016年以来,威尼斯会员官方、海洋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法政学院、寸金学院,以及广州华商职业技术学院先后组织大学生团队20个约3000人次到南夏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助力脱贫攻坚战。2018年,南夏村在南夏小学建立广东海洋大学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食宿等生活设施可同时容纳40人,为大学生在南夏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校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广东海洋大学将继续服务于“三农”,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植秀成;审核:马驿